立足平凡,做乘风破浪“水之子”——毕博

发布时间:2021-11-11

毕博,男,中共党员,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生,曾任班长、院研究生科协主席团成员、院研究生篮球队队长、《河海研究生》编辑部副主编,曾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河海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国家级行业领域竞赛二等奖、清华大学博士生论坛三等奖,入选江苏省省级机关大学生实习计划、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河海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在梦想公开课的舞台上,他以“立足平凡,做乘风破浪‘水之子’”为主题,从学习经历的积累和对教育的思考出发,回答了新同学较为关注的三个问题,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学校将如何培养我们?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他从学习、实践、体育、情怀四个方面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可学可做的事情、可追可及的精神,希望能够帮助2021级新生们高效地开启大学生活。

梦想从学习开始

毕博是一位在河海学习、生活了9年的“老学长”,多年的学习经历让他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一种能力,更是一次机遇。他认为,完成学业不仅可以获得学位,更重要的是习得本领。进入大学,同学们会面临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充足的时间、更旺盛的精力和更大的发展平台,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将爱好发展成特长,从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可以得到他人相助,还可以去帮助更多的人。学习又有多个维度: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立志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实践基础,不断完善自身简历;三是关注行业需求,关心社会时事;四是在交流中学习,在团队中成长。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毕博鼓励同学们要热心承担学生工作,培养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他建议大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走走、多看看。通过在校友创办的公司实习,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对于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并因此意识到参加实践不仅是将书本知识付诸实际,更能够反过来指引学习。毕博向大家介绍,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同学们会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我们要“在服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服务”,通过实践往往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科研成果。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毕博积极践行毛主席提出的“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毕博说到“河海大学是校园体育成绩优异的高校,也有着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学们即便不能成为竞技高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坚持下去”。毕博最喜欢篮球和长跑这两项运动,曾担任院研究生篮球队队长,带领队员获得校级篮球赛冠军1项和季军2项,也曾加入河海大学长跑协会,保持“每年一场马拉松”的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摆脱烦恼、建立友谊、锻炼意志,他希望大家精神与体魄同步发展,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爱国爱水,务实重行

毕博说,“水之子”应该继承“爱国、爱水、爱专业”的优良传统。一是爱国,“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这句话和校歌的歌词都足以表达河海人的拳拳赤子心。二是爱水,河海大学培养了大批的水利专家和水利杰出人才,“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奋斗的身影”。三是爱专业,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一部教材、一堂专业课、一次讲座,愈发了解所学专业;再后来,可能因为一项国家战略、一则成就性报道,有了专业自豪感,愈发热爱所学专业;最后,可能因为一位杰出校友、一件英雄事迹、一部电视剧,体悟了专业使命感,立志以专业所学为社会作贡献。

毕博呼吁同学们一起继承河海人“朴实”的作风,以老师、校友为榜样,努力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人才,“生逢其时,为之奋斗”!